我國三代核電技術“國和一號”研發完成
2021-04-16 來自: 浙江百立閥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110
9月28日國 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,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“國和一號”完成研發。“國和一號”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,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 進水平,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成果。
國和一號,也稱作CAP1400,是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 際先 進三代核電技術的基礎上,依托國 家大型先 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開發的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 進核電型號,具有安全系數高、經濟性能好、創新成果多等特點。
國 家電投核能總工程師 “國和一號”總設計師 鄭明光:“國和一號”它能夠為社會提供強大的電力。比如它每小時可以為電網提供150萬度電,那么每年的話基本上能夠提供將近130億度電,在冬天的時候也能夠為社會提供供熱。
“國和一號”從2008年啟動研發,歷時12年科研攻關,建成了具有國 際先 進水平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體系,填補了我國核電產業的多項技術和工藝空白,推動了我國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升級換代。
我國核電建設能力處于全 球水平
核電作為投資巨大、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高科技產業,實現自主化離不開強大的國力支撐。經過30多年不間斷積累的核電工程建設和運營經驗,目前我國的核電建設能力已經走在了全 球前列。
目前,我國已完成5臺國 際三代核電機組的建設,數量居全 球第 一。其中三門核電一號機組為美國AP1000全 球首堆,臺山核電一號機組為法國EPR全 球首堆。過硬的核電建設能力,嚴格的技術安全審查,使得這些“全 球首堆”能夠為世界其他三代核電機組的建設提供極有價值的經驗和信息。
發展總趨勢
1.中國正在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。積極發展核電、風電、水電等清潔優 質能源已刻不容緩。中國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體,清潔優 質能源的比重偏低。
2.中國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,預計到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,2020年約為4000萬千瓦。到2050年,根據不同部門的估算,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方案:高方案為3.6億千瓦(約占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30%),中方案為2.4億千瓦(約占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0%),低方案為1.2億千瓦(約占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%)。
3.中國國 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,準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,核電的比重將占電力總容量的4%,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-4000萬千瓦。也就是說,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于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。
4.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,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并正在執行,當前發展壓水堆,中期發展快中子堆,遠期發展聚變堆。具體地說就是,近期發展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;為了充分利用鈾資源,采用鈾钚循環的技術路線,中期發展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;遠期發展聚變堆核電站,從而基本上“永 遠”解決能源需求的矛盾。